特别提示:
本帖只代表 李振勤 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作者本人或 强国社区
联系。 |
|
|
|
|
|
|
|
简评李扬先生的观点:“6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让我们的心稳多了” |
[李振勤] 于 2005-04-28 13:22:57上贴 |
简评李扬先生的观点:“6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让我们的心稳多了”
李振勤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先生几天前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上表示:“尽管中国的金融体系有
这样那样的漏洞,但是一想到中国有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的心就稳多了,这些钱可以增加我们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预期。”
[1]
李扬先生的说法当然有其道理。外汇储备对于稳定中国的外贸及国际收支自有好的影响。但国际收支的危机只是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风险中的一种。为“增加我们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而聚集国家近GDP一半的资源是否有必要,值得商榷。
另外我们知道,评价一个企业或国家的财政情况,不能只看其资产,而不看其债务:任何企业或国家都可以通过增大负债的方式,大幅购置资产。
一个企业或国家的金融风险,与负债率是有着正相关的密切关系。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0年底的165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增幅
达4443亿美元 [2]。
而同期国债余额由13000亿元增加到27787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余额由零增加到11708亿元人民币,增幅相当于3200亿美元;外债也增加了约
786亿美元 [3]。
这里还没有考虑隐性的债务,比如同期扩大发行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数据表明,中国外汇储备基本上是与国家债务(特别是内债)同步增长的。
2004年全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2067亿美元,而其中外贸顺差的贡献仅有320亿美元。可以认为,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是以国家债务(特别是
内债)大幅增长为代价的。 而这种代价及对金融安全与人民福祉的影响,应引起中国政府与公众的重视。
笔者以为,李扬先生只讨论国际储备的必要和收益是不全面的。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就象一个家庭或企业所买的保险,有其成本,因而并不是多多益善。
而李扬先生对于当年阿根廷实行美元化制度的推崇(“具有极大的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使我觉得他对于某种汇率制度的偏爱,可能使他一叶障目而舍本逐末,忽
略了外汇储备的代价与国内成本,以及独立货币政策与金融主权的重要。有关外汇储备合理规模以及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讨论,涉及国家利益与国民财富的价值判
断,我个人认为不应仅由少数几位专家说了算,而应向社会公众开放。
参考资料:
[1] http://dycj.ynet.com/article.jsp?oid=5168050&pageno=2
[2] http://www.safe.gov.cn/0430/tjsj.jsp?c_t=5
[3] 数据见: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631/8416/790963.html
http://www.cass.cn/webnew/yanjiusuo/cms/show_News.asp?id=6052
http://www.bocichina.com/boci/public/infoDetail.jsp?classId=2241&infoId=4920678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jingji/781982.htm
|
***************************************** |
电子邮件地址:
zhenqinli@hotmail.com
| | |